?
外媒稱,中國將大幅擴大上海自貿區范圍,范圍將涵蓋主要跨國公司和中國一些銀行總部所在的該市商業中心。
路透社12月27日援引新華社的報道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12月26日作出了上述決定,但報道沒有說明正式擴大自貿區的日期,也沒有提及針對該自貿區的任何新政策。
報道稱,根據計劃,上海自貿區擴大后將涵蓋陸家嘴金融片區以及附近的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陸家嘴金融片區是上海的商業中心,該市最高的摩天大樓也坐落在那里。
此次范圍擴大將使得這些區域的公司充分利用針對自貿區公司的現有優惠政策,也使政府關于一旦條件成熟將擴大自貿區范圍的承諾得以兌現。
另據臺灣“中央社”12月2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26日表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范圍擬擴大,除現有范圍外,還包括了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
高虎城表示,上海自貿區在較大空間范圍內,可更好地測試外商投資管理、服務業開放、監督管理等改革開放創新措施的效果,可為管理制度改革進行試驗,并充分發揮浦東新區的優勢。
高虎城說,國務院決定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并擴展上海自貿區的范圍。
在全部自貿區試點范圍內,屬于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資,暫時停止實施企業設立、變更等行政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為建立這四個自貿區,中國有四部法律的12個涉及行政審批條款將被調整。包括《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26日報道稱,中國政府擬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增設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這意味著改革開放正進一步提速,有助于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打下基礎。
官方媒體報道,在12月26日舉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體會議上,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作了關于廣東、天津、福建和上海四個自貿試驗區調整法定行政審批決定的說明。
根據高虎城的說明,國務院決定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并擴展上海自貿區的范圍;在全部試點區內,對于國家規定實施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資,暫時停止實施企業設立、變更等行政審批,改為備案管理。
據報道,上海自貿區成立于2013年9月29日,中國政府將其視為新一輪深水區改革的起點和試驗田,旨在放松對大服務業的管制,嘗試金融放開和創新,進行外資準入的負面清單管理,以及實現政府在競爭中的中立等。
【延伸閱讀】上海自貿區:試點中外律師事務所“互派”和“聯營”
新華網上海12月9日電(記者黃安琪)上海市司法局9日公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外律師事務所互派律師擔任法律顧問的實施辦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的實施辦法》,這標志著自貿試驗區法律服務擴大開放措施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兩個實施辦法,一是將已經對港澳地區律師事務所實行多年的派駐法律顧問和聯營的措施,擴大到外國律師事務所;二是將港澳律師可以受聘為內地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的“單派”,擴大為中外律師事務所之間的“互派”。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王協表示,互派和聯營的合作機制,為提供“一站式”跨法域法律服務創造了良好條件。在現行法律框架下,中國法律服務只能由中國律師提供,外國所及其代表只能提供外國法律服務,這給當事人帶來很大不便。
辦法實施后,客戶只要找到一家簽訂過互派法律顧問協議的中國所或者外國所代表處,或者找到一家中外所聯營機構,就可以同時獲取中外法律服務。
記者了解到,這次擴大開放措施,是中外律師事務所業務合作方式和機制的開放,不是中國法律事務對外國律師事務所和外國律師的開放。
比如,在互派機制下,外國法律顧問在派駐期間,不得從事或者宣稱可以從事中國法律服務,不得在名義上或者實質上成為中國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不得參與中國律師事務所或者分所的內部管理;在聯營機制下,參與聯營業務的外國律師事務所及其駐華代表機構、代表和雇員不得辦理中國法律事務。
【延伸閱讀】上海自貿區外資認證機構審批條件新政出臺
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記者 陳靜)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4日披露,今后,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認證機構無需再提供“外方投資者取得其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機構的認可,并具有3年以上從事認證活動的業務經歷”的相應證明。
據知,國家認監委已正式發布《關于調整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設立外商投資認證機構相關條件的公告》。公告首次明確了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設立外商投資認證機構的申請材料要求。
根據統計數據,上海地區現有經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25家,其中外資認證機構19家,占全國外資認證機構總數的半壁江山。有業內人士指出,本次新政的出臺,釋放出國家認監委進一步開放外資認證市場、促進貿易便利化的決心。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方面稱,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之前曾先后批復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同意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外商投資認證機構審批和監管改革。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取消上海自貿區內外商投資認證機構的“外方投資者應取得其所在國家或者地區認可機構的認可,并具有3年以上從事認證活動的業務經歷”的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取消對設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的政策性限制;取消對上海自貿區境外認證機構駐華代表機構的備案;取消在上海自貿區設立非法人性質分支機構的審批;對上海自貿區外資認證機構簡化行政審批材料要求、加快審批時效等。
【延伸閱讀】上海自貿區從迪拜取了什么經?
一千零一夜所描繪的阿拉伯世界令人心馳神往,流傳了上千年的傳說,令人迷離于虛幻和現實。在阿拉伯集市上隨處可見的油燈旁,總有嘗試擦拭油燈的人,幻想有巨人從燈中現身,幫助自己擺脫世俗的煩惱。
但對阿拉伯人來說,虛幻和現實的界限并非不可逾越,穿越鴻溝的密鑰不是吟游詩人的想象力,而是駱駝與帆船。對迪拜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城市來說,尤為如此。
以巧奪天工的棕櫚島、高聳入云的哈利法塔、美輪美奐的帆船酒店聞名于世的迪拜,是世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富豪聚居之地。
曾幾何時,迪拜不過是阿拉伯灣周遭,一塊并不起眼的沙漠。數十年的時間里,迪拜人生生在漫天黃沙之間,造出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
如果說迪拜是建造在駝峰和帆船的甲板之上,恐怕也不為過。這座“另類的中東城市”石油儲量極其有限,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石,就是自由貿易。
在迪拜,貿易是第一大經濟支柱,其后依次是物流、金融、旅游。杰貝阿里自由貿易區(Jafza)是彰顯迪拜貿易特色的代表。
杰貝阿里海港完全是一個人造海港,于1976年由上一任迪拜酋長簽署法令,正式開鑿投建,一直到1984年,港口的開鑿和建設才基本完畢,1985年,迪拜在港口基礎之上成立了杰貝阿里自貿區。
自貿區的成立,最早是為了解決港口的營運量。如果僅僅憑借港口本身來吸引投資者,可能有一定的難度。起初,迪拜希望興建自貿區,來吸引企業進入到港口地區,通過企業運營帶來大量的流轉量。事實證明,這個概念非常成功。
杰貝阿里自貿區成立之初,向企業提供土地和庫房,隨著企業不斷地入駐,企業的需求也不斷地多元化。
在2003年,杰貝阿里自貿區開始引入工業區的概念。過去自貿區只提供貨物儲藏、轉運、分銷等基礎的功能,在企業多年運作之后,包裝、組裝的需求開始增多。2003年后,開辟的工業區允許各種類型的企業在區輕包裝,包含化工、食品、飲料等一系列的行業,在工業區內進行運作。
2012年,杰貝阿里自貿區新建了綜合辦公大樓,集酒店、辦公中心和會議中心多位一體的服務中心,來滿足企業不同的需求。
如今,杰貝阿里自貿區已經是中東地區最大的自貿區,寬松的政策環境,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完全免稅是杰貝阿里自貿區的最大特色,包括個人所得稅,公司增值稅、營業稅等一系列的稅收完全減免,關稅(5%)只會發生在貨物進入到阿聯酋本地的時候才會繳納,如果企業的商品是通過杰貝阿里港進行轉口,那么關稅也不用繳納。其次是允許外資百分之百控股。 再次,杰貝阿里自貿區是周邊國家和地區中,唯一實現多位一體服務方式的自貿區,營業執照更新、簽證的申請、包括海關、醫院、電信、郵局、交通、水電等等,這一系列的服務申請都能在自貿區實現,而不需要在迪拜不同的機構間進行穿梭。
目前,杰貝阿里自貿區對迪拜GDP的貢獻達到了20.6%,對于阿聯酋的GDP的貢獻達到了8.7%。來自125個國家的7200家企業已經入駐自貿區,其中超過100家是世界五百強企業。
中資企業入駐數量已經達到了238家,其中第一大行業就是石油以及化工行業,第二是綜合貿易,第三是車輛以及運輸工具、建筑建材的產業。
杰貝阿里自貿區的成功,已經吸引了眾多國家的注意,眾多慕名前去學習的隊伍中,就包括上海自貿區。
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前,上海政府已經開始組團造訪迪拜,希望學習杰貝阿里自貿區的運營經驗。迪拜人認為,上海自貿區和杰貝阿里有很顯著的區別,因為它的目的和成立之后所能帶來的影響并不相同。上海自貿區過去是在多個保稅區基礎上建立起來,出口量比杰貝阿里自貿區要高,同時承載著金融改革先鋒的重任,除了在工業和貨物貿易方面的經驗外,可供上海借鑒的不多。迪拜給上海的建議是,不要把杰貝阿里自貿區當做參考的標準,而應該把迪拜作為一個巨型自貿區的模型來看待,因為上海自貿區的多元化功能,需要迪拜多個不同的區域和部門來匹配。
在杰貝阿里自貿區的南區,一個未來全球最大的機場正在修建,機場建成后,自貿區將是中東唯一一個可以涵蓋四種不同運輸方式的物流走廊,實現鐵路、公路、海運、空運的無縫銜接。
為了打造物流運轉平臺,杰貝阿里自貿區正在和阿里巴巴和亞馬遜接觸。雖然阿里巴巴主動伸出橄欖枝,但在電商平臺,自貿區更希望與京東合作,理由是“模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