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記者 于佳欣、趙文君)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互聯網+物流”,以降低企業成本、便利群眾生活。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舉措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體現,有利于推動物流業轉型升級。
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突出短板。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物流業總收入7.6萬億元,全國貨運量450.2億噸,快遞業務量206億件。但是物流分散分割的問題一直制約著物流業的做大做強。
“物流業發展正在從過去傳統的階段轉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階段。‘互聯網+’能促進物流業實現共利、共贏、共享和協同,有助于推動我國從物流大國邁向物流強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魏際剛說。
“互聯網+”首先要有開放、包容、共享的互聯網理念。既要實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又要實現不同部門、行業和領域間的信息連接共享。
為此,會議提出,要構建物流信息互聯共享體系,建立標準規范,加快建設綜合運輸和物流交易公共信息平臺,提升倉儲配送智能化水平。
“互聯網+”的另一個重要理念是融合創新。會議提出,要推動物流與“雙創”相結合,發展多種形式的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促進物流與制造、商貿、金融等互動融合。
魏際剛指出,未來的制造不僅是生產制造,而是加上信息、服務和消費的制造,因此,從采購、工藝流程、產品庫存,到運輸、倉儲、分撥、配送,都實現與物流的對接,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而促進物流與金融的融合,將為物流業帶來更多的資本“活水”,促進產業發展,利于催生更多的新業態新模式。
“互聯網+”還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實現資源的精準匹配。會議提出,推進互聯網+車貨匹配、運力優化,實現車輛、網點、用戶等精準對接。探索實行“一票到底”的聯運服務,推動倉儲資源在線開放和實時交易。
據了解,我國公路物流占貨運總量的70%以上,但車輛空駛率高達40%,不僅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還推高物流成本,降低經濟效益,亟待解決。
專家表示,“互聯網+物流”可以通過優化車輛路線、網點布局和車輛供給空間分布,減少供需信息不對稱,從而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為了保障互聯網+物流的發展,會議還明確了支持政策,即加大用地等政策支持,結合營改增創新財稅扶持,簡化物流企業設立和業務審批,鼓勵金融機構重點支持小微物流企業發展。創新監管方式,規范市場秩序,強化安全管理。
“新業態因為有別于傳統業態,其規章制度也應作出相應調整,同時要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加大‘放管服’力度,改變監管方式,才能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魏際剛說。
更多國內要聞,請關注湘潭綜合保稅區官方網站。
【轉載聲明】
本“知識庫”欄目是本站僅用于推廣用途而設置,與本站主體內容無關,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知識庫”欄目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應用和普及知識的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