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常用剛正不阿形容一個人剛強正直,不曲意逢迎。歷史上也有眾多清官廉吏以剛正不阿著稱。為什么用剛正不阿來形容人剛直不偏私?
剛正,顧名思義,即剛強正直,用來形容人的高尚品質。剛是一個形聲字,《說文解字》說:“剛,強斷也,從刀,岡聲”,本義為堅硬,如《左傳?昭公六年》中說“斷之以剛”。后來從形容東西堅硬引申為形容人剛直、剛強,如《明史?海瑞傳》說:“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對于歷史上那些為人正道直行,不曲意逢迎的高潔之士,常以剛正稱之,如《后漢書?蔡茂傳》中說:“茂喜宣剛正,欲令朝廷禁制貴戚”;明代葉盛《水東日記》記載:“武安侯鄭亨守大同,年已七十馀,剛正有為,一志為國”。
那么“不阿”是什么意思呢?阿是一個多音字,有ā和ē兩個讀音。在古代漢語中,當它讀作ā時,一般是加在稱呼上的詞頭,無實義,如阿爹、阿姊等。在“剛正不阿”中,讀作ē。阿是一個形聲字,《說文解字》說:“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從可,阜聲。”我們現在常說的左耳刀旁在小篆中寫作阜,以阜為聲旁的漢字,一般都與山有關。阿的本義是指大的山陵,泛指山峰,如《詩經?大雅?皇矣》中“我陵我阿”,張衡《思玄賦》中“流自眺夫衡阿兮”等記載。阿在剛正不阿中作動詞用,意為曲從、迎合。那么,這里的詞性和詞義演變,又是怎么回事呢?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大雅》‘有卷者阿’,《傳》曰:‘卷,曲也’,然則此阿謂曲阜也。引申之,凡曲處皆得稱阿。”所以阿便有了彎曲的引申義,后來進一步引申為曲從、迎合。如《國語?周語》中“弗諫而阿之”,《楚辭?逢紛》中“行叩誠而不阿兮”等說法。“不阿”即為不迎合、不曲從,可看作“正”的同義詞,故將“剛正”與“不阿”連用,用來形容人正道直行、不曲意逢迎的高潔品格。
剛正不阿一詞實際上是經后世歸納而成的一個成語,現在一般認為其最早出自明代余繼登所作《典故紀聞》,其中說:“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謁者,便以為不賢。”古代典籍中也出現過如“剛直不阿”等同義詞,如明代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鯉海龍王報德》中有:“并一生宦跡,剛直不阿之志,具表奏聞。”
剛正不阿就是要心頭始終牢記一個“正”字,在人情和私欲面前守好底線,做到疾惡不懼、正道直行。古代歷史上眾多良吏能臣展現出的剛正不阿的人格精神跨越歷史的長河仍然閃耀著光輝。宋代陳執中為官正直,不徇私情,在其任宰相時,女婿懇求他給自己謀一個好差事,陳執中斷然拒絕:“官職是國家的,不是臥室箱篋里的物品,你雖是我的女婿,也不能隨意拿取。”明代番禺縣令道同為官清廉,執法嚴格,永嘉侯朱亮祖出鎮廣東時,收受賄賂、貪贓枉法,多次想要利用權勢使道同屈服,但道同不為所動,秉公執法,維護了律法的尊嚴。
剛正不阿是從政為官者的一項基本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心存敬畏,正道直行,秉公用權,如此方能行穩致遠。